對于不了解包裝印刷的人來說,此行業是非常繁雜的;尤其是一些剛入行的新人,總覺得有些地方難以理解。列如報價、拼版、紙張等!
常聽新人問道:為什么同樣的生產廠家做出來的紙為什么紋路也會不一樣?
為什么同一個師傅同一臺機器分兩次上機印刷也會有色差?
為什么紙張和之前價格不一樣,而且紙的價格比這前還低,一樣的印刷工藝和尺寸;兩次核算的報價不一?關于色差和紙張之前有介紹過,且這也算是同行業共同以及比較了解包裝印刷行業的客戶都認可且接受的現象;在這三點當中,客戶最難以接受的就是報價問題。
比如:一客戶要印刷畫冊;尺寸要求是210*297(在印刷里210*285是常規尺寸);210*297則是特殊規格,因此印刷時就需要向紙張廠家訂做特規料。之前按客戶的要求報價:2.36/本,后因客戶要求換紙,且所換紙的價格比先前報價的還要便宜,但所核算報價卻是:3.1/本;對此相信很多不了解的人和客戶都難以接受,可能還會從心底里認為所報價的印刷廠不專業,亂來;因而會在心里對印刷廠心生反感。在此要先解釋一下一行業名詞:分切,分切是指根據印刷品尺寸的要求把紙張進行:縱橫向裁切成所需要的規格。
之所以后面的價格比前面的貴是因為:第一種紙,紙行可根據要求進行分切;而第二種紙雖然價格低,但紙行不能為印刷廠進行分切,因此,紙張不能進行分切,那就會造成浪費。打個比方你有一張紙根據尺寸對折之后剛好對齊,或都只有少許地方多出,因此即使把多余部分切除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浪費。但是如果紙對折之后多余出來的部分太多,但又不能滿足再次對折的要求,因而就會導致大面積的浪費,增加成本。之所以第二次價格比第一次貴的原因客戶所要求的紙張,紙行不能進行分切,因而造成用紙多,紙張浪費的現象,故價格會比第一次報價貴。